首页 | 公司概况 | 党建工作 | 团队建设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团学工作 | 员工工作 | 团队队伍 | 信息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员工工作 >> 员工管理 >> 正文
 
皇冠hga020辅导员业务技能及素养提升
时间: 2013-03-07
一、业务技能知识
1.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老员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加强对老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1>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老员工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2>当代老员工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老员工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老员工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有人因找不到工作或找找不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而焦虑、自卑、失去安全感,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老员工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老员工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
<3>对老员工心理健康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教育活动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①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员工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员工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老员工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②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员工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员工,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员工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③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员工的心理需求,激发员工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员工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④开设心理教育选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员工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员工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员工自我教育的能力。
2.员工事务管理
(1)要始终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日常管理之中
日常管理的本质和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简单的对事的管理。管理人主要是管理人的思想,而人的思想要靠教育、靠引导、靠规范、靠转化和调动。
(2)善于把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
日常工作是十分具体、繁杂、琐碎的,常常容易出现不分轻重缓急,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由此,许多员工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和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灵感反而被忽略或无暇顾及。根据我们学院的状况,应该着重把握以下两项工作:
<1>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学风。学习是员工的天职,所以引导员工搞好学习也成了辅导员的天职。员工有了好的学风很多违反校规校纪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具体做法是:
  ①了解员工的真正内心想法,帮助他找到学习与兴趣的结合点,请学习好的同学、他的好友或是班级干部帮助他,督促他。
  ②定期召开以学习为主题的班会,在会上同学们互相探讨在学习中的收获或不足。
  ③主动和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员工的学习动态,以便适时地做针对性的强调,避免员工出现“学习上的真空”。
  ④在班级内部成立学习互帮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基础弱的同学提高成绩。
  ⑤掌握员工的课程学习规律,老员工的课程结构是十分严谨的,学习也是很有规律性的,为了工作更有针对性,效果更显著, 和员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应尽量多地涉足员工的“专业领域”。
  <2>发挥员工在日常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就是通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在思想上理解管理,感情上认同管理,行动上参与管理,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管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在长期的班级管理实践中,我们都可能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具有良好风貌,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班集体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委会。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挑选和培养班干部,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是辅导员的左膀右臂,他们既可以帮助辅导员管理好班级,又可以帮助辅导员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所以辅导员的工作中很大一部分职责就是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定期召开班委会会议,制定干部培养计划(包括工作态度、方法、要求等)。
  同时发挥员工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要让员工了解管理的内容,参与对某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变“要我这样”为“我要这样”。让员工掌握和理解规章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同时,可以在班会上穿插“角色置换”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例如把一些经常夜逃的员工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分别扮演“父母”和“儿女”角色,要求“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说服“儿女”不夜逃。通过教育者对员工的角色期望,即要求他扮演什么角色,就意味着他能胜任这个角色,使员工对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有完整的知觉。这样,当他在所扮演的角色中做出与他原来的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时,他就倾向于为自己这种新的行为找到辩护的理由,从而克服原有的错误言行。员工参与日常管理工作,很多是可以通过角色置换和角色扮演达到良好的教育管理目的的。
  (3)情理交融,注重实效
  在日常管理中情和理总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辅导员应正确处理情和理的辩证关系,力求做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晓之以理,以理服人。情感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良好的感情基础,就没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使思想教育工作产生“强磁”,才能感人至深,只有在情感上打动员工的心,才能引起他们的理性思考。那些没有任何感情的说教,再好的理也不能真正为员工所接受。但仅有感情是不够的,在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同时,还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我们既不能停留在“动之以情”上,也不能局限于“晓之以理”中,而应将情和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情中蕴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靠真情入人之心,靠真理入人之脑,靠情理入脑入心,把思想工作真正做到员工的心坎上,确实增强日常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4)营造良好的班级、寝室文化氛围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地理环境的好坏和自然条件优劣对人的活动有重要的影响。教育环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并对人的教育产生一定影响的外部环境。而班级、寝室的文化氛围无疑是最微观和最直接的教育环境。它也对员工有重要的影响,积极、和谐、健康的班级、寝室文化氛围能够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员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创设宽松和谐的班级、寝室文化氛围是培养员工优良品德的好途径。这种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文化,优美清新的学习环境可以陶冶员工的情操,整齐清洁的居住环境可以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班级、寝室文化氛围对员工有一种价值导向功能,有利于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形成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奋好学的良好风尚。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可以起到规范制约的作用,有利于班级正常的教学、生活、管理秩序的维护,有利于良好的生活秩序、班风和学风的形成。优秀的班级文化还能够激发员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积极性、能够增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自觉性。
  (5)做好任课老师与员工的桥梁
  与任课老师相比,辅导员对本班员工状况有更细致、更全面的了解。作为辅导员,要想提高全班员工的整体素质,一定要充分发挥好桥梁作用,把全班员工对学习方面的需要和愿望及某些特殊情况:如单亲家庭出身,最近有哪些员工有思想波动等及时反映给任课老师以便利用教师群体力量,全方位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任课老师对员工的要求和期望辅导员也应该及时掌握并适时传达给员工,使员工更好地配合任课老师的教学工作,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这就要求辅导员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去征询任课老师的意见,另一方面又要耐下心来倾听员工的心声,多做疏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双方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任课老师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顺畅,更为融洽,进而激发起任课老师的教和员工的学的极大乐趣。
  (6)善于分析和不断总结
  员工工作是非常琐碎的, 作为辅导员,应该理清思路,善于分析和不断总结,否则就会陷入一大堆忙不完的琐事当中,焦头烂额,不见成效。这样,肯定顾不上自己学习,必然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只要细心去观察,全面分析,摸清特点,抓住规律,注重经验和理论积累,重视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理论成果或学术成果,是能够把工作搞得按部就班,有条有理的。
3.职业规划与学习指导
大学阶段学习要完成从“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的回归,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一个过渡过程。
老员工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包括全面学习观、自主创新学习观、终身学习观;其次还要懂得如何学习:树立自主学习观是“学会学习”的基础、具有远大目标是“学会学习”的前提、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关键、善于学习是“学会学习”的基本途径、良好学习品格是“学会学习”的保证。
职业规划不应只针对毕业员工,应面对所有员工,贯穿于老员工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牢固树立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在普遍进行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员工个性化、人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我们应将大学四年分为四个阶段,一年级为职业探索期,二年级为职业定向期,三年级为职业准备期,四年级为职业安置期。
在探索期,职业规划指导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新生入学时就对其进行职业兴趣测试和心理测试,让员工全面地认识自我,选择成才方向。在定向期,职业规划指导应让员工掌握有关社会职业的知识,让员工明白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岗位职责、基本技能要求,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在准备期,职业规划指导重在给员工提供实践机会,让员工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长时间从事与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其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此外,要积极搜集求职、考研、出国、创业信息进行仔细研究分析,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安置期,职业规划指导进入实战演习阶段。除了及时公布各企业的岗位需求信息外,应强化求职技巧,安排模拟面试训练,加强毕业生职业心理辅导,从上到下,从精神到物质做好各种充分准备,为老员工顺利就业搭建平台。
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和改进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我们党历来重视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研究、课程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近年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迅速发展为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丰富了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托新媒体搭建平台,拓展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皇冠hga020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开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宣传工作阵地,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的原则,长远规划,统一部署,立足建设,稳步推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努力增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使互联网成为广大师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新窗口,成为青年员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从而达到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利用新媒体开展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多优势,比如,新媒体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容量无限的新阵地;信息传播方式多样生动,符合老员工希望平等交流的心理特征和接受习惯,有利于增强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皇冠hga020在坚持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把新媒体引入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论坛、博客、微博和专业网站等对老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通过新媒体加强互动,增强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传统的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单向性特征,而新媒体条件下的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双向、交互、开放的。这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吸引老员工积极参与。但是,由于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繁多而芜杂,也由于老员工存在一定的猎奇心理、判断力不够等,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受到一定影响。我司辅导员们通过新媒体与老员工加强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认真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一方面,可以利用论坛、博客、微博等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交流,针对老员工的特点和思想困惑,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老员工的心坎上;另一方面,建设和完善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丰富其内容、改进其形式,为老员工提供互动平台。同时和学校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建立必要的信息监督机制,倡导健康文明上网,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利用新媒体开展学习,提高做好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不仅对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司辅导员们既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确保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又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确保有效利用新媒体做好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两课”教学中,应积极发掘网络资源,随时更新教育素材,并善于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生动。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利用新媒体开展相关调研和测评,了解和掌握老员工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精神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老员工的学习生活实际、取得更好效果。
5.辅导员工作方法与艺术
(1)科学工作方法
①因材施教,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针对不同的人的特点和不同的思想问题,因材施教。员工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辅导员在对员工进行日常教育时,应该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式方法,更要做到仔细地观察员工、深入地了解员工、研究员工、实事求是地对待员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摸准问题,因人施教,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高校辅导员做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决员工的思想和认识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就采用民主、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所以要提倡什么、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要先讲清道理,做到以理服人,打开员工的心灵,充分透彻,含义讲准、实质讲透。
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同时还要做到以情感人。如果说真理是打开人们心灵的钥匙,那关心体贴则是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实践证明,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做到情真理切,情理结合。如果情和理不结合,即使道理讲得再对,也不能打动人心。与员工们建立深厚感情,关怀体贴是建立感情的重要方法。对员工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其次就是老师,为了培养深厚感情,经常地深入到员工当中去,帮助其克服实际困难,真心地关心员工。因为他们在大学阶段远离父母,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上各种诱惑很多,所以他们的困惑会很多,困难也很大,这个时候十分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与支持,如果能真心地去关心他们,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给予解决,这样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②注重心理教育,培养员工健康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其意思就是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健康。心理教育是以学校员工为主要对象,其基本内涵包括积极和消积两个方面:积极方面是培养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消积方面是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员工们的心坎上,就应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老员工的心理活动规律,针对其不同的性格、气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从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到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是运用人的心理过程、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心理规律去教育人说服人,所以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和高效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
(2)辅导员工作的艺术性
①“严”、“爱”结合的情感艺术
辅导员应带着深深的“爱”做好工作。辅导员只有以自身强烈的情感去感动员工,方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向心力,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严”是爱的不同表现形式。正面施以的爱,也会有力所不及之处。对那些屡教不改,造成不良影响的同学,必须对其敲响警钟,促其醒悟。
②以身作则的偶像艺术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在员工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自身的良好个性品质,发挥辐射作用,成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楷模。每一次会议、每一次谈心、每一件事情的处理、每一次活动的参与辅导员都应该好好珍惜。
(3)奖先启后的激励艺术
员工们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并通过各种奖励机制提倡“知行合一”的做法,以表扬为主,积极鼓励员工,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对员工中出现的先进典型、学习尖子,要及时表扬和奖励,使之成为班集体的榜样,带动和影响其他员工向先进靠拢。对后进生,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适时鼓励,以此点燃其心中上进的火种。辅导员要经常以同学们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和激励其他同学争做先进,赶超先进。
辅导员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强烈的责任心,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意识观念,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默默奉献、无私奉献的爱心,作为老员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的工作光荣而艰巨。只有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才能成为让员工终生受益的辅导员。

二、素养提升
1.晋商精神
晋商文化有许多值得表现的地方。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当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晋商,有着很进步的经商理念。儒商精神的根本在“诚信”二字。“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进取精神: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 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敬业精神: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敬,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故四民中以士为一等,商为末等。但明清山西商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榆次富商常氏,有清一代不绝于科举,但绝不轻视商业,而且是把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十四世常旭春,是清末举人,曾任晚清法部员外,书法艺术名冠三晋,诗词也做得很好,时人称他是“书宗李北海,诗步王渔洋”。但他最热衷的还是经营商业。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由于他们把儒家教育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引入商界,从而有了常氏商业之繁盛。可见,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正是山西商人经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群体精神: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山西商人这种商帮群体精神,首先来源于家族间的孝梯和睦。祁县乔映霞主持家政时,把其兄弟集中在一起,让练有武艺的九弟先把一双筷子折断,接着又让其一次折九双筷子,结果折不断,映霞喻义让众兄弟团结互助。其次,群体精神是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随着山西商人活动区域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商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于是山西商人从家族到乡人间,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群体。在商业经营中山西商人的商帮群体从朋合营利走向合伙经营,众伙而共商。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清朝乾隆末年,在典当业中已出现了所谓“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晋人,曰晋商”的说法。“晋商”这一名称的出现,说明清代山西商人已逐步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商帮。清后期,山西票号在国内80多个城市设立了分号,从而形成了一个汇通天下的汇兑网络,也是以乡人为主体形成的山西商人群体。

2.辅导员楷模学习资料
①哈尔滨工业大学辅导员董霖————摸爬滚打在员工工作第一线
哈尔滨工业大学辅导员董霖哈尔滨工业大学辅导员董霖哈尔滨工业大学辅导员董霖常年摸爬滚打在员工工作第一线
2004年,本着对员工工作的热爱,董霖主动放弃了保送直接攻读硕士的机会,选择了她热爱的辅导员职业。
在同事和员工们的眼里,董霖是一个特别善于发现员工优点,坚信“人人有机会成为榜样”的辅导员。她坚持“精神引领,典型引路”的工作理念,注重在工作中积极培育典型引导员工、精心选树典型激励员工,营造了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良好氛围。她积极推动学院“榜样库”建设,到目前为止,“榜样库”已经汇集主题教育、科技创新、志愿服务、西部支教、社会实践和自强不息等六大类31位典型人物,累计举办“老员工先进事迹报告会”8场,覆盖全院所有员工。
董霖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员工,无微不至地帮助员工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她常常挑灯夜战,在信中与员工探讨青春的意义;她也曾在怀孕6个月时在精神病院陪护员工近半个月。她深知,作为一名辅导员,员工都是她的孩子。
在董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她所带的员工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其中,有累计无偿捐献2万多毫升稀有血型的“全国老员工自强之星标兵”张健,有黑龙江省“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十佳志愿者”谢天卉,有山西浮山县支教团团长、荣获山西省临汾市“五四青年奖章”的张剑桥……她的员工在国家和省级老员工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20余项,本科生申请专利6项;在2011年第二届荷兰水竞赛中获得总冠军。
擅长培育典型的董霖也成了典型,但她说,重要的不是成为典型,而是从辅导员工作中得到的认可、感受到的幸福、汲取来的力量。董霖想干一辈子辅导员,她坚信会因为员工,永远都是年轻的模样。
②湖南大学辅导员王莎湖南大学辅导员王莎湖南大学辅导员王莎湖南大学辅导员王莎————创建团队博客为老员工心灵导航
王莎,女,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10月生,2007年7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2010年8月31日,作为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的一名普通辅导员,王莎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视频接见,这源于她另一个特殊的“博”导身份。
王莎是资深网民,和许多老员工一样爱写博客、玩微博,但更爱用博客、微博和员工分享心情、引导员工思考。她所创建的“金大团”团队博客,聚力青春,“博”导人生,倡导公益,成为员工心灵的港湾。短短4年发表博文1100余篇,博客访问量突破71万人次,访问人数达到2万余人,回复评论量已达6万余条。2012年,她的博客荣获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最佳博客”、“最佳合作奖”等殊荣,王莎也被大家称作辅导员“博”导。
网络时代的老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充满挑战,深受员工喜爱的blog激发了王莎的灵感。2007年12月,她和员工骨干创建了“金大团”团队博客,开辟14个板块,涉及思想建设、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圈内圈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营造舆论氛围,对员工进行积极的思想引导。倡导朋辈辅导是“金大团”的特点,“心灵导航”、“岁月流金语”等心灵辅导、激励成长的300余篇博文,用身边的典型感动、教育员工。公益是“金大团”的另一面旗帜,王莎利用博客、微博,牵手校内外公益组织,让更多员工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让员工学会感恩,敢于担当。有着多年辅导员“博”导实践的她,以“利用团队辅导员博客开展思政教育”为研究方向,主持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辅导员专项课题1项,主持2010年教育部思政司委托项目子课题研究1项。
③安庆师范学院辅导员华秀梅———执著探索辅导员专业化成长之路
“肩上有责、腹中有墨、心中有爱”,是华秀梅的职业信念。在10年的辅导员工作中,华秀梅一直用她的信念一步一步地在这个岗位上快乐地前进着。
华秀梅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辅导员。多年来,她一直执著地在为辅导员“正名”,为辅导员这个职业谋求一张独立的“身份证”。为此,她提出了“辅导员职业等级认证”这个大胆的设想,其课题被教育部列为2011年辅导员专项项目。她是一个善于研究的辅导员。近几年,她发表了《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展望》等10余篇学术论文,成功获批各级科研课题6项。2011年,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和《高校辅导员》编辑部联合主办的论文评选中,她的论文被评为一等奖。
她是一个善于工作的辅导员。她在员工公寓成立了“橙子工作坊”,把以前员工到教师那里“找帮助”,变为教师去员工那里“送服务”。她还和同事合作开发了“员工四成预警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可以立刻查到员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员工们喜欢她,私下甚至当面会亲切地称她“梅姐”。
她是一个善于创新的辅导员。她在新浪、中国老员工在线等网站分别开通了辅导员博客,一篇篇的日志记录了她和员工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两年多来,中国老员工在线的博客访问量已近19万人次,她发表日志583篇,员工跟帖6294人次,其中博文《写给迷茫的大三员工》在《中国教育报》全文刊登。2011年,她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博客网络评选,获得“最佳博客奖”、“优秀博客奖”;两篇博文获得“优秀博文奖”,4篇博文获得“博文单项奖”;关于博客育人的论文荣获安徽省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坛二等奖。
④长春大学辅导员刘海涵————真情为残疾老员工铺就成才之路
刘海涵,一个普通的名字,在长春大学500名聋人员工的世界里,这个名字就是一个爱的符号。这个符号代表尽责的教师,代表慈爱的母亲……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里,3名聋人员工在舞台上对着刘海涵发自肺腑地喊出:“妈妈!我爱你!”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称呼,但员工们却用尽全身力气去呼唤,含糊的语音表达了内心清晰的感情,震撼了全国亿万观众,也感动了从事残疾人工作的每一个人在无声世界里,她曾为了能够了解员工心理困惑、解决思想问题,而发奋学习手语。从手语中的“文盲”到与员工无障碍交流,再到被员工们呼唤为知情达意的“妈妈”,刘海涵成为员工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和领路人。
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指导,以发展文艺、体育为特色,以鼓励员工参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为载体,在她的教育和培养下,涌现出一批优秀聋人员工,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成为残疾人中的佼佼者:2005级员工杨翠获得长春市“五四青年奖章”、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2006级员工殷士静、2008级员工周璇被评为“中国老员工自强之星”。
从教10多年,她用真情、真心、真爱谱写着一篇篇动人的篇章。2011年,她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长春市“师德标兵”;2012年,她光荣当选为吉林省第十届党代会代表。她以春风化雨般的关爱和热情,铺就着残疾青年老员工的成才之路,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作者:管理员   来源:皇冠hga020                
  皇冠hga020-皇冠hga035手机版-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140号    hga035登录坞城校区博学楼12层
邮编:030006 E-mail: jmwyxy@sohu.com
电话:0351-7666383 传真:0351-7666302